1973年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
1973年,江西省樟树市发掘了一座商文化时期的遗址,这个发现打破了“商文化不过长江”的论断,引起了全国的关注。
在我国考古学史上,商文化被认为是黄河流域的文化,而长江流域则是属于良渚文化区。长期以来,学者们都认为商文化不可能跨过长江,那么此次樟树市的遗址发现就给这种论断带来了挑战。
遗址的发现
1973年,樟树市在进行一次工程勘探时,意外地发现一座古墓群。经过考古专家的勘探,这是一座商文化时期的墓葬。随后,考古专家在该地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发掘工作,共发现了六个大型墓葬,出土文物达到500余件。
这座遗址的发现,不仅证明了商文化在长江以南也有着广泛的影响,而且还填补了湖南、江西一带商文化发展的空白历史。同时,也为探寻商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。
遗址的特点
这座商墓的埋葬方式和出土文物都具有鲜明的商文化特点。墓葬呈东西向,使用石块围筑而成,墓葬内部设有墓道和墓室。墓内出土了铜器、玉器、陶器、骨器等文物,其中有一件“醉翁”鼎使人印象深刻。
这件“醉翁”鼎是一件铜器,直径36厘米,高20厘米,重7公斤。鼎身为典型的商代圆鼎形制,由两环三足组成,三足上下分成三部分,中部圆润凸出。底环上还刻有象贝齿纹,极具艺术价值。
对中国考古学的意义
樟树市遗址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,为中国考古学打破地域界限、综合考察古代文明提供了范例。并且重塑了中国历史的形象,突显出中国历史博大精深,确立了商文化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位,让历史更加丰富多彩。
樟树市遗址也加深了中国古代文明交流、民族文化交融的感受。商文化时期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,遗址的发现深刻揭示出长江流域商文化的存在,证明了黄河文明及长江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。
结语
樟树市1973年发现的遗址是一次重要的发现,它打破了“商文化不过长江”的论断,填补了中部地区商文化发展的空白历史,为探寻商文化发展和文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。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考证和人类文明交流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相关阅读
-
古格王朝(阿里地区)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,位于阿里札达肥札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,占地约18万平方米,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...
2023-11-02 1212 -
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,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自1976年被发现以来,这座遗址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宝藏,为人们揭开了神秘的古蜀文明面纱。...
2023-09-20 9735 -
特洛伊(Troy)位于土耳其西北部海岸的马尔马拉海,是名扬四海的古城遗址,是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,也是荷马史诗《伊利亚特》的主要场景之一。特洛伊考古遗址于1998年被列为UNE......
2023-07-15 5450 -
逼上梁山的主人公宋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。在小说中,他的形象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。他集合了四十八位被官场不公正待遇的人物,成立了梁山泊,成为了一位极具领袖魅力的人物。宋江的形象......
2023-07-19 2358 -
在古代中国,腐刑是一种残忍的刑罚方式,常被用来惩罚犯有严重罪行的人。腐刑的具体形式是将罪犯活活剥皮或抽筋挖骨,直至死亡。...
2023-07-19 3383 -
籍贯一般填写“省+县级行政区”,县级行政区包括县、区、县级市三种,比如“江苏省东海县”,“广东省博罗县”。...
2023-07-18 9987 -
扫墓时间:按照传统,扫墓应该在清明节当天进行,但是也可以选择前后几天进行。如果是在清明节前或后进行,最好选择丑时(早上5点至7点)或未时(下午1点至3点)。...
2023-07-17 4692 -
太上老君保佑的主要方面包括:保佑寿命长久:据道家说法,太上老君是天下神仙之首,因此被认为是生命长寿之源。因此,许多人在拜访太上老君时祈求长寿、健康、平安、顺利。...
2023-07-16 6156 -
犹太人是一群不以国籍或种族为界限的人,他们通常被定义为信奉犹太教或被隶属于犹太人的父母。然而,犹太人的历史和传承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,他们生活在中东地区,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。......
2023-07-16 1774
发表评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