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佛山海拔多少米(济南千佛山是怎么来的)

时间:2023-02-15 11:53:15 点击量:3524 作者:姚姿影
千佛山海拔高度仅有285米,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千佛山的无穷魅力。千佛山还有一个名字,叫“历山”,相传大舜曾在山下耕作,所谓“舜耕于历山,名成于天下”,因此千佛山又被称为历山、舜山、舜耕山。

济南“千佛山”是怎么来的?有两种说法,哪一种是对的?

作为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,千佛山以它厚重的历史文化而闻名,加上那苍松翠柏,峻岭小峰,更为千佛山增色不少。

唐人刘禹锡曾有名言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,千佛山更是如此,作为泰山余脉,千佛山海拔高度仅有285米,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千佛山的无穷魅力。

千佛山还有一个名字,叫“历山”,相传大舜曾在山下耕作,所谓“舜耕于历山,名成于天下”,因此千佛山又被称为历山、舜山、舜耕山。

济南现在还有一条路,叫舜耕路,有一个宾馆,叫舜耕山庄。

那么,“千佛山”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?主要有两种说法。

第一种说法,是在东晋时期,佛教自西域传入中原,也在济南落地生根。

当时,百姓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一种叫“千袱”的仪式,以祈求神明庇佑,风调雨顺,阖家平安。因为“千袱”与“千佛”谐音,久而久之,人们就把“千袱”叫成了“千佛”。

第二种说法是在隋朝开皇年间,当时山东境内的佛教非常繁荣,虔诚的佛教徒在崖壁上刻了很多佛像,而且还在山腰处建了一座“千佛寺”,于是,就有了“千佛山”这个称呼。

当然,千佛山并非真的有一千座佛,而是一种泛称。山与佛的邂逅,既升华了千佛山的巍峨,也诠释了真正的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”。

千佛山的精华所在,除了那令人陶醉的美景,就要数千佛寺了。

千佛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,就像一位守山人一样,见证了千佛山的寒来暑往,千年变迁。唐朝贞观四年,千佛寺改为“兴国禅寺”,一直流传至今。

古建筑最怕的就是dd的时局,“兴国禅寺”也难逃厄运,后来毁于战火之中。

明朝成化四年的时候,德王府内官苏贤曾到此地游览,看到破败的场面,心生不忍,发出了“梦寐遐思,欲成善果”的感慨。

回去后,苏贤便令德王府出资重修兴国禅寺,就这样,兴国禅寺迎来了重生。

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兴国禅寺,占地24亩,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修缮扩建而成的。晨钟暮鼓,香烟缭绕,兴国禅寺的意境恰如一杯茶,随着时光的久远而愈发浓郁。

除了“兴国禅寺”之外,千佛崖上的佛像群同样值得关注,从开皇七年到开皇十五年间,历时八年,虔诚的佛教徒和一群能工巧匠完成了镌刻佛像的工作,现存有9窟130余尊佛像。

隋文帝杨坚对佛教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,开国之后,就把佛教奉为国教,修建寺庙,镌刻佛像,究其原因,与他的母亲离不开关系。

隋文帝的母亲是济南历城人,素来对佛家有着特殊的感情,所以杨坚不仅仅是恢复佛教那么简单,更是他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。

在千佛山的洞外石窟上,这些佛像就像星星一样错落有致地镶嵌其中,神态各异,表情安然自若,有着一份佛家的威严。

乾隆皇帝南巡时,参观此地后,留下了“初无五丁斧,石佛谁所镂”的赞誉。

另外,在千佛山上还有一座万佛洞,兴建于1992年,汇集了中国四大佛窟的精华,分别为:莫高集锦、龙门精华、麦积奇观、云冈荟萃,共有3万尊佛像。

千佛山在夏天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,置身于山谷之中,漫山遍野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,透过树枝看到的蓝天白云,更令人陶醉,全然不同于闹市中那一方小天地。

最后,以兴国禅寺大门上的那副对联来结束本文:

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

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